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
工 作 簡 報
2016年第12期(總第217期)
基金會秘書處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目 錄
▲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劉立軍和黃毅理事長出席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為
基金會定點醫院授牌和“巖鹽氣溶膠治療儀”捐贈儀式
▲ 重慶“巖鹽氣溶膠治療儀治療塵肺病”系列活動在重慶永川啟動
▲ 基金會引領捐贈企業公益理念更新——履行社會責任同樣是做公益
▲ 基金會第十二期綜合治療培訓班舉行
▲ 寧夏石嘴山第二人民醫院為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定點醫院、
科研基地
▲ 河南煤監局、基金會、華揚怡和公司和平煤神馬集團共同推進
“抑塵系統”捐贈落地工作
▲ 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捐贈中梁山煤電氣公司礦用濕式
除塵器在井下運用取得良好效果
▲ 銅川礦務局中心醫院開展下鄉送藥、制氧機使用普查
▲ 塵肺防治宣傳片在陜西順利拍攝
地址:北京和平里北街21號 網站:www.nbzhcp.com
電話:0335-4041365 郵箱:jjhbj@163.com(北京)
010-64463706 cfbjjh@163.com(北戴河)
▲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劉立軍和黃毅理事長出席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
為基金會定點醫院授牌和“巖鹽氣溶膠治療儀”捐贈儀式
11月9日上午,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劉立軍、基金會理事長黃毅出席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為基金會定點醫院、科研基地的授牌儀式和向該院贈送“巖鹽氣溶膠治療儀”的捐贈儀式,黃毅同志代表基金會致辭。
他強調,當前職業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面對上百萬塵肺病患者的需求,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向塵肺病患者獻愛心,讓他們能夠富有尊嚴的活著。同時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控制塵肺病的發生。
他希望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能夠使用好維護好基金會捐贈的巖鹽氣溶膠治療儀,充分發揮這套設備的作用,惠及更多的患者;要利用好基金會這個平臺,在塵肺病康復治療、科研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使定點醫院成為甘肅省塵肺病患者的家園,要積極參與和開展塵肺病治療、科研攻關,探索塵肺病防治的新途徑、新方法,為塵肺病防治事業做貢獻
會上,黃毅理事長為基金會定點醫院和科研基地授牌;金磊夫副理事長宣讀基金會定點醫院、科研基地批復文件并代表基金會與李興勇院長簽署“巖鹽氣溶膠治療儀”《捐贈協議》;甘肅省安監局局長郭鶴立為青年志愿團授旗。
甘肅省衛計委、編辦、財政廳、衛計委、民政廳、總工會、安監局、煤監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會后,看望了接受治療的塵肺病患者、參觀了新建的巖鹽氣溶膠治療室。
▲ 黃毅理事長赴冀中能源調研并為集團領導干部作安全生產專題報告
10月20至21日,黃毅理事長一行,赴冀中能源集團調研并為集團領導干部作了安全生產專題報告。基金會楊慶生、李玉環、張大孟等同志參加活動。
調研期間,黃毅理事長一行在邯鄲拜會了冀中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國占,冀中能源集團總經理楊忠東。拜會期間,雙方各自介紹了工作情況,并就下一步深入合作交換了意見。
楊國占董事長首先對黃毅理事長一行到冀中能源集團調研表示歡迎。接著重點介紹了集團基本情況,生產經營、安全發展和去產能情況。他強調指出:宏觀調控要有針對性,產能釋放不能過快。煤價恢復性增長大有好處,有利于籌集資金,保證企業穩定有序發展
黃毅理事長在介紹基金會基本情況后指出:近幾年,煤炭經濟下行,募集善款遇到困難。基金會提出了“三個轉變”,即:從以煤炭企業募捐為主向全社會轉變;從單純募集資金向資金和實物共同募集轉變;從以治療為主向治療和預防并重轉變。堅持“三個轉變”,促進了基金會工作取得了新成效。黃毅同志表示,希望同冀中能源集團加強合作與交流,為集團塵肺病防治做好服務工作,并希望集團能夠成為基金會副理事長單位,與集團一起辦好慈善工作。
▲ 重慶“巖鹽氣溶膠治療儀治療塵肺病”系列活動在重慶永川啟動
11月8日上午,為期兩個月的重慶市“巖鹽氣溶膠療法治療塵肺病”啟動儀式在重慶煤炭職業病醫院舉行。國家煤監局副局長桂來保宣布“巖鹽氣溶膠療法治療塵肺病活動”正式啟動,重慶煤礦安全監察局、重慶市煤炭工業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方佳軍,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顧問李玉環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重慶煤礦安全監察局、重慶市煤炭工業管理局副巡視員黃凱杰主持啟動儀式,重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重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參加儀式。
今年初,我會向重慶煤炭職業病醫院捐贈了“巖鹽氣溶膠治療儀”,該治療儀已經在全國多地使用,治療效果反映良好。為推動重慶職業健康工作,重慶煤礦安全監察局、重慶市煤炭工業管理局、重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重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與重慶煤炭職業病醫院聯合開展了此項活動。
此次活動用“鹽療法”為重投集團塵肺病人做治療,每人在院治療一個療程,時間20天,重慶市工傷保險中心由工傷保險基金為每人補貼4600元,重投集團對鹽療補貼每人次90元。
▲ “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武漢揭牌
為進一步加強塵肺病防治工作,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粉塵危害檢測、職業病防治技術研究、咨詢服務和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研發、推廣等方面的作用,根據中鋼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的申請和其在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及在職業健康工程技術研究、開發、應用等方面的綜合實力,特別是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大力推動塵肺病防治工作的大愛情懷,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研究決定:依托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設立“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0月19日,在武漢召開“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職業安全健康學術研討會”期間,隆重舉行了“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中國職業健康協會、中國安全生產協會以及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香港職業衛生協會、澳門勞工事務局、武漢和安環院徐國平院長共200多人出席了儀式。
▲ 基金會引領捐贈企業公益理念更新——履行社會責任同樣是做公益
11月30日,基金會理事長黃毅同志在鄭州出席由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公司和深圳市達晨創業投資公司主辦、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公司承辦的《首屆安全生產與資本發展高峰論壇》暨與基金會慈善捐款戰略協議簽字儀式。
在公益慈善領域,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進行了一次新的嘗試,引導捐贈企業進行了公益理念更新并達成共識:做公益不止捐款這一種途徑,履行社會責任同樣是做公益。
達成共識的成果,是《關于安全風險管理機構加大防治塵肺病力度的倡議書》,開宗明義提出:“在安全生產技術服務過程中加大防治塵肺病力度。”該倡議由國內知名安全生產技術服務垂直交易平臺——優評100網發起,來自全國安全生產評價、職業衛生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機構150余名參會代表聯合簽名。具體怎么做呢?就是在為客戶提供評價服務過程中,“建議企業高度重視煤礦井下防塵降塵工作,做到關口前移、源頭管理。把煤礦粉塵濃度管理和瓦斯治理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的責任體系”,目標是努力實現“由大幅度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為重點向提高職業健康保障程度轉變”。
發出倡議的優評100網,就是捐贈者之一。今后,該網的所有業務信息,每下載一次,經審計程序確認的同時,將向基金會注入1元善款。作為“互聯網+”浪潮中的創新產物,該網致力于做安全風險治理行業商業文明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在承諾自身捐款的同時,還將在首頁顯著位置設置塵肺病防治基金專欄,實現捐贈人的在線實時捐款。另一捐贈者為全國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安評企業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筆捐款10萬元,并承諾在2年內實現總捐款超過500萬元。
黃毅同志在簽約致辭中指出,“防治塵肺病,既要靠愛心企業共襄善舉、共謀善事、減少存量,又要靠加大源頭預防、遏制增量。提倡在評價環節引入塵肺病防治理念,是我們的最新嘗試”。以安全生產評價為例,按照《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這是礦山、建筑、危化品、煙花爆竹企業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前提,因此,安評機構的理念更新,必將引領上述行業領域的理念更新,為包括職業安全健康在內的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提供保障。
▲ 基金會第十二期綜合治療培訓班舉行
10月27日,基金會第十二期綜合治療培訓班在基金會培訓基地、國家安監總局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舉行。接受培訓的單位有雙鴨山雙礦醫院有限公司、寧夏石嘴山市第二醫院的醫務人員。
根據基金會《定點醫院管理辦法》的規定,按照培訓計劃,就職業病防治形勢、肺灌洗、塵肺病合并癥、塵肺病人護理等內容進行了交流和討論,通過培訓,對規范塵肺病綜合治療有了一定了解和認識,為今后規范開展塵肺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礎。經過考核,全體接受培訓的人員都取得了合格證書。
基金會副理事長金磊夫、樊晶光同志出席開班儀式。
▲ 寧夏石嘴山第二人民醫院為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定點醫院、科研基地
12月9日上午,寧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為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定點醫院和科研基地揭牌儀式舉行。
金磊夫副理事長與石嘴山市副市長張戈共同為定點醫院揭牌;寧夏回族自治區安監局副局長吳青君與銀川聯絡辦張琦秘書長為科研基地揭牌;石嘴山市安監局局長劉惠平為青年志愿團授旗。
金磊夫副理事長希望,一是發揮現有優勢。要以揭牌儀式為契機,利用好基金會的平臺,打造品牌,樹立形象;二是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在治療、科研方面下更多的功夫,爭取在治療方法、手段和效果上有更大突破,多出成果,早出人才。三是不忘初心,發揚好傳統、好作風,加倍工作,替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出力,為院爭光。
▲ 河南煤監局、基金會、華揚怡和公司和平煤神馬集團共同推進“抑塵系統”捐贈落地工作
11月27日至29日,基金會楊慶生、李玉環、張大孟同志,鄭州聯絡辦張慶玉同志、華揚怡和公司技術總監徐澤強同志赴豫,在河南煤監局、平煤神馬集團支持下,對華揚怡和公司捐贈的“抑塵系統”落地工作進行調研推進。首先,在鄭州與煤監局職業衛生處有關領導進行了情況交流,研究了落實工作的具體措施。然后,赴平煤集團十三礦,召開了捐贈工作再落實座談會。座談會分別聽取了十三礦和華揚怡和公司有關同志,關于“抑塵系統”在十三礦安裝、調試、運行等情況的介紹,同時,針對該系統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座談會上,十三礦的同志們的發言和集團粉塵檢測中心出具的粉塵檢測報告表明,該“抑塵系統”在降塵方面的效果明顯優于原噴灑系統,對減少粉塵危害,保護礦工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紛紛表達對華揚怡和公司和基金會的感激之情。
與會同志特別是區隊采面使用維護工人誠懇指出了該系統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抑塵劑異味問題,噴頭角度,噴嘴堵塞等問題。并針對不足,提出了改進的建議與措施。華揚怡和公司表示,將與十三礦密切配合,盡快整改存在的不足,讓抑塵系統在降塵工作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楊慶生同志在座談會上指出:一定要把好事辦好,善事辦實。希望華揚怡和公司和十三礦,針對該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抓緊整改,堅定信心,切實把粉塵降下來,保護礦工的身體健康。同時要辦好資產移交,讓基金會和華揚怡和公司的愛心善舉惠及到每一位礦工。
▲ 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捐贈中梁山煤電氣公司礦用濕式除塵器在井下運用取得良好效果
由基金會捐贈給重慶能源中梁山公司的三臺山東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KCS-300D(Ⅱ)型礦用濕式噴漿用除塵器在該公司南礦井下運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該礦原井下巷道噴漿工藝基本都是將水泥、沙、石子等材料運入井下作業地點,現場進行攪拌,然后用噴漿機直接噴射到巷道的巖層或煤層表面上,水泥材料凝固后,起到封閉支護的作用。傳統的噴漿工藝在噴漿施工中粉塵量大、回彈量多,對井下空氣和工作環境污染嚴重。根據現場實測,噴射混凝土施工中粉塵濃度一般為150mg/m3 左右,大大超過了《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2~l0mg/m3 的標準,既影響井下安全生產,又容易使操作工人患上矽肺病的危險。
基金會捐贈的山東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KCS-300D(Ⅱ)型礦用(噴漿用)濕式除塵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主要由吸風口、負壓風筒、噴漿除塵器箱體、單級抽出式風機、消音段等組成,其工作原理是將含塵空氣從吸風口吸入除塵器箱體后,首先進入混合沉降室,與室內的霧化水幕充分融合后進行沉降,形成水霧在氣流的夾帶下行至除霧器,由除霧器收集形成水滴,最后形成污水,經排污口單向閥流出,凈化后的空氣經后置風機擴散器排至巷道中,從而達到降塵、凈化空氣的效果。
中梁山礦業分公司南礦使用KCS-300D(Ⅱ)型礦用濕式除塵器在噴漿除塵上效果良好。通過現場實測,噴漿作業不使用除塵器時粉塵濃度為150mg/m3 左右,使用除塵器時粉塵濃度為6mg/m3左右; 提高了噴漿作業現場的能見度,保證了施工作業環境的安全,保護了員工的身體健康,加快了施工進度。
▲ 銅川礦務局中心醫院開展下鄉送藥、制氧機使用普查
銅川礦務局中心醫院于2016年11月21日至29日深入到山陽縣照川鎮麻莊河社區開展義診、送藥、制氧機使用情況調查。在專家組到達后,迅速并有序開展工作,于2016年11月27日13時在山陽縣照川鎮石佛寺社區服務中心,對廣大塵肺病患者及接塵患者進行免費體檢,對體檢出現的重癥患者及有并發癥的患者免費發放藥品,對于不能到達現場體檢的重癥患者上門進行體檢并發放藥品,同時逐戶對制氧機使用情況進行調研摸底,經過詳細檢查、現場咨詢、開機查驗、登記造表、填表和查看制氧機流量表、吸氧后的表現、臨床癥狀緩解情況逐一詢問,對44臺制氧機全部入戶調查,形成了比較完整、可靠、詳實的第一手資料。根據調查結果統計分析:其中4臺制氧機有異常聲響,一臺不能使用。了解患者應用制氧機情況后,指導他們科學的應用制氧機并進行氧療。防止氧中毒,制氧機流量在1000L以上的為21臺,使用方法基本符合要求,唯一不足的是濕化瓶、吸氧管消毒沒有做到,由于沒有紫外線,建議用84消毒液進行消毒,并用大量蒸餾水(白開水冷卻后也可以用)多次沖洗,保證每周消毒一次,預防吸入性肺部感染。現場還進行塵肺病防治知識宣講。共義診近200人次。這次活動免費向54名有適應癥的患者發放基金會免費提供藥品355盒,其中44人為有制氧機患者。
鄉親們非常感謝基金會,感謝國家安監總局領導的關心,基金會在免費提供制氧機的同時,還發放藥品,并派人來了解制氧機的使用情況,基金會的幫助使“窒息的村莊”煥發了生機,鄉親們的精神面貌及塵肺患者身體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塵肺宣傳片在陜西順利拍攝
基金會西安代表處高度重視我會塵肺病宣傳片現場拍攝,根據基金會的安排,西安代表處組織力量,全方位、多層次配合攝制組安全、高效、高標準的進行拍攝工作。代表處吳繼亮主任親自接待并安排工作,根據拍攝要求和劇本逐項落實,從組織、協調、安排、工作銜接、人員調配、車輛安排,情景再現以及陪同人員與各相關單位、相關人員的溝通,在時間銜接、生活安排以及攝制組的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全面布置,為宣傳片的拍攝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于2016年11月21日至31日,委派陜西銅川礦務局中心醫院的3--8人醫療專家組分別到陜西銅川礦務局東坡煤礦、陜西山陽縣照川鎮麻莊河社區協助攝制組進行拍攝工作,整個拍攝過程克服了雨天路滑、風雨交加、道路泥濘、饑寒交迫的困難,有時拍攝七、八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都吃不上飯,但整個團隊克服困難,順利完成拍攝任務,使攝制組在陜拍攝工作圓滿完成。
基金會秘書處 2016年12月19日印發
經辦部門:綜合部 電話:010-64463706 0335-404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