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31 15:25:00
8月10日,基金會黨支部組織理論學習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第二專題“深入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下大氣力破解制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問題”等內容。基金會黨支部書記楊慶生同志主持并講話,支部黨員同志紛紛發言互相作了交流發言。
楊慶生同志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黨員干部都要學會縱觀大局、把握大勢?,F在,時跨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歷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氣向終點線沖刺的歷史時刻。完成這一戰略任務,是我們的歷史責任,也是我們的最大光榮。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巨任務,前進道路并不平坦,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挑戰依然嚴峻復雜。如果應對不好,或者發生系統性風險、犯顛覆性錯誤,就會延誤甚至中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對此,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認清形勢,堅定信心,繼續頑強奮斗。
“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盡管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復雜變化,但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沒有改變,我國發展具有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從國內看,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要著力轉方式、補短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是影響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因素。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要通過著力轉方式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問題,通過著力補短板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不動搖,同時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把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盡快補上,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通過學習同志們認識到,一些矛盾和問題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老百姓收入少造成的,等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好起來了,社會矛盾和問題就會減少?,F在看來,不發展有不發展的問題,發展起來有發展起來的問題,而發展起來后出現的問題并不比發展起來前少,甚至更多更復雜了。新形勢下,如果利益關系協調不好、各種矛盾處理不好,就會導致問題激化,嚴重的就會影響發展進程。需要注意的是,各種風險往往不是孤立出現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織并形成一個風險綜合體。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我們要增強責任感和自覺性,把自己職責范圍內的風險防控好,不能把防風險的責任都推給上面,也不能把防風險的責任都留給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負責任地制造風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只有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了,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才能順利起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軍,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人民群眾要增強主人翁意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擰成一股繩,以必勝的信心、昂揚的斗志、扎實的努力,投身新的歷史進軍,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前進!